「足少陽膽經」的功效:

足少陽膽經,簡稱「膽經」,臨床上常用來治療頭痛、耳鳴、暈眩、三叉神經痛、婦科疾病、四肢麻卑、半身不遂、精神疾病、失眠等。膽經負責調節膽功能,與肝關係密切,肝膽通暢,代謝能力好,就不容易高血糖、高血脂。如果膽經失調,可能會有消化不良、口苦口臭、易倦、下肢外側疼痛等問題。

膽經之九大穴位:

1)膧子髎穴

位於眼角外側骨骼隆起處往耳方向探1寸,主治:眼部疾病,改善遠視不明、白內障、眼晴疲勞、頭痛、頭二暈、顏面痙攣,緩解眼部疲勞及充血,左右各有一穴。

2)肩井穴

位於肩膀到後頸根部中點,約在乳頭往肩膀的延伸缐上,主治:改善肩頸僵硬酸痛、手臂酸麻、背痛、頭痛、耳鳴、落枕、五十肩、乳腺炎、乳汁分泌不足、濕疹、高血壓,左右兩邊各有一穴。

3)風池穴

位於頭後方,從耳後往中間移,越過骨頭突出處,近髮際凹陷處下方,主治:感冒所致關節疼痛、發燒、鼻塞咳嗽,改善耳鳴、頭痛暈眩、失眠、中風、肩頸酸痛僵硬、背痛、眼睛疲勞、宿醉、落枕等。

4)環跳穴

位於緊臀部兩側正中點,主治:腰胯疼痛、坐骨神經痛、下肢麻痹、半身不遂等下肢疾病,按此穴有助瘦腿及去水腫。

5)風市穴

位於大腿中部外側,主治:下肢痿痹及麻木、中風癱瘓、半身不遂、關節炎、風濕、全身搔癢,能改善膝痛腳冷、消除腿腫,促進下半身血液循環。

6)陽陵泉穴

位於外側膝蓋下方1寸有圓骨突出,前方凹陷處,主治:下肢麻痺、腰痛、坐骨神經痛、膝蓋腫痛、腳氣病、暈眩、黃疸、胃部灼熱、月經過多、經前症候群,善消化不良、囗苦、嘔吐等。

7)懸鐘穴

位於外腳踝中央最高點往上3寸,左右腿各一穴位,主治:腹痛、膝腿痛、腹脤、落枕、下肢麻痺、頭痛、頸部僵硬、腳氣病、食慾不振、痔瘡、胸痛、腋下腫等。

8)丘墟穴

位於外腳踝前方下側凹陷處,主治:外踝腫痛、腳扭傷、小腿抽筋、坐骨神經痛、有肩頸酸痛、腋下腫、胸痛、眼睛腫痛、眼睛充血、眼垢多等。

9)足臨泣穴

位於腳掌第四、五骨會合的前方凹陷處,左右腳各一穴位,主治:月經失調、氣喘、偏頭痛、暈眩、眼睛發炎、眼睛腫痛、乳腺炎、胸悶、心悸及脇肋疼痛等。

膽經的按摩方法:

建議大家可以使用「磁穴經絡按摩棒」沿著膽經的穴位推按,用合適自己的力度於上述九大穴位,由上而下的方向於每一個穴位推按大概1-2分鐘;而當有需要時,更可在疼痛的穴位加推至5-10分鐘,從而改善上述的身體不適!

膽經的養生時間:

深夜11:00~1:00 《子時》是足少陽膽經當令時,勿熬夜!

血氣流注於膽,稱為「足少陽膽經」,此時天地磁場最強,膽經會引導人體陽氣下降,是身體機能進入休養及修復的開始。熬夜會致膽火上逆,引發失眠、頭痛、憂愁易思等多種神經症狀。

(參考其他經絡的養生時間:按此

建議使用「磁叉」按「膽經」來保養身體

為迎合不同客人的需要,本公司出售「三代」不同手感、重量及設計之「三叉」,各款均具四千高斯磁力,能有效幫助身體排酸、消除肌肉疲勞、通淋巴、去水腫、V面、舒緩痛症、去除黑眼圈及緊致肌膚等!

有關產品詳情,請瀏覽以下網頁:

Copyright since 2016 Natural Health Beauty Ltd.  All Rights Reserved.